清明時節雨紛紛,雖然是下週的行程,
但我想很多朋友們都提早去掃墓祭祖,
避免到時候車流量大,飽受公路停車場之苦...
清明時節的必備食品當然免不了潤餅,草仔粿,艾粄這幾樣~
潤餅是每個媽媽們拿手的,這品我就不多作介紹了,
至於草仔粿嗎?!
清明節要用草仔粿祭祀的緣由,由清代
《重修福建臺灣府誌》中已有記載:「三月三日,采鼠麴草合米粉為粿,以祀其先。」
可知在清代時已有用草仔粿祭祀祖先的習俗,
且在清明時用以祭祀,則有希望祖先保佑子孫平安有財
有「拜粿生財產」的意義在.
而2-3月也剛好是鼠麴草的產期,雖然外頭現在都以
食用色素去取代居多,除了顏色不自然外,也少了那股清香!不是嗎?
有的人喜歡用蒸的~因為可以吃到QQ帶點黏牙的外皮~
有的人喜歡用煎的~因為在酥脆的外皮下還保有那像手打麻糬般的口感~
淡淡香氣的鼠麴草經過殺青打碎後嫁入一點點冰糖熬煮一下下,
在打碎混入粿皮中攪拌,包入炒香滷製的本土豬後腿肉,與爽口的菜圃跟油蔥酥做為內餡.
簡單的材料
傳統的製程
其實美味就應該這麼單純就好...
產地:台灣